運用文字重現香港百年古道
Published on 18.07.2024

文:鄭美姿(資深傳媒工作者) | 攝:郭志標、Parks and Trails

 

相約標叔叔見面,他在城巿裏的商場現身,卻依舊穿一件軍綠色的多袋行山背心,讓人遠遠就能把他認出。人稱標叔叔的郭志標,是資深行山人士,他行山的資歷早於郊野公園成立以前,那是一個見山是山的年代,「現在的樹木長得好高,行到山上只看見密密麻麻的樹,以前卻能看到山的形態。」他由行山開始,不是愈行愈快,反而愈行愈慢,「行山要行得深,要見到歷史。」於是他除了行山,還閱讀古籍文獻,加上實地勘察時所蒐集的古道、石路、墓碑等資料,寫成了好幾本著作,令這些被歲月和泥土掩蓋經年的古道,透過文字重新被發現、被看見。


在荒野尋覓古道遺址時攝。


標叔叔不時會帶團友步行古道,這次他們漫步茅坪古道。

行山在今時今日普遍如同行街,但早於郊野公園成立以前的1970年代(《郊野公園條例》於1976年制定,此後才有郊野公園的出現),「行山」究竟是什麼?標叔叔開始行山,就是六十年代尾七十年代初的時候。「好想認識香港的周邊環境,那時候生活空間狹迫,城巿不能滿足我,好想出去闖。」

他去上海街尋寶,那裏的夜冷店會出售一些不知如何弄回來的戰爭(如韓戰和越戰)遺物,諸如軍用背囊、衣衫和鞋等。他最光鮮的行山裝束,就是花了三、四蚊買回來的美軍八爪魚背囊,以及一件廿幾塊錢的空軍軍褸。當年某些報紙如《新晚報》、《商報》會刊登行山資訊,亦有一個名為「庸社」的行山組織油印一些單張,歡迎巿民參加。還有不少熱血的志願人士,組成一些行山隊,義務替大家張羅包車,帶人去行山,「六七暴動之後,行山之風更盛。出現了不同的行山隊,有些疾走,有些慢行,我喜歡跟隨上高落低、捐窿捐罅的隊伍,一行就四、五小時。」

漸漸他對古道產生莫大興趣,他解釋行山會出現不同路況,如岩岩巉巉的泥路沙路,也有人手石砌的路段,「有些石砌路其實連接上百年歷史的村落,舊時的居民為了立村、通商,而砌成一條條石路。事隔好多年後,村民離散,但這些石路健在,我們就叫這些做古道。」他花半生光陰,重新發現和整理出百幾條古道,寫成《香港古道行樂》一書。


茅坪古道位於馬鞍山,石階整齊平緩,走起來舒服,新手可試。

從茅坪下走西貢,會途經大水井古道。

有些古道成為了郊野公園的一部份,有一些則淹沒在亂草堆中,等待如標叔叔的有心人去重新發掘和考究。除了古道,山間路上還遺留了「問路石」,「這是古人留下的路標,是文物來的!」他便曾於甲龍古道(位於大帽山西邊的一處山坡)的入口找到兩塊問路石,一塊寫著:「右往林村大埔,左往台山深圳」,另一塊則寫著:「北往台山深圳,西往錦田元朗」。

研究問路石是標叔叔的眾多興趣之一。

圖中為甲龍古道的其中一塊問路石:「北往台山深圳,西往錦田元朗」。

一般人行山就是抬頭看風景,標叔叔行山則是低頭不放過地上任何一角來自古人類文明的瑰寶。將軍澳佛頭洲某處,於九十年代曾被人發現有一個義塚,並將之發表在《文匯報》的行山欄目裏。廿幾年後,這個義塚卻消失了,不少人前往尋墓卻沒找到,甚至當年那位「發現者」也探視不遂。好幾年前標叔叔相約「發現者」和朋友再次前去,霎眼之間他感到眼尾掠過白色的東西,「望清楚一點原來那就是墓碑的一角。」他們立即拿出工具把亂草剪去,墓碑才再次呈現人前。那白色的一塊究竟是誰人的義塚,故事說到這裏,標叔叔才終於開估,「1874年甲戌風災吹襲香港,一班清兵沉船死了,因而被埋葬該處,那墓便是他們的義塚。」不過,這個不受官方保護的文物,字跡已漸漸消退,「當時我見到啲字已經開始爛,不知道還能保留幾耐,很可惜。」

 

【 訂閱《園徑眾生》電子通訊,以電郵取閱最新文章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