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地公:鄉村的守護神
Published on 08.08.2024

文。攝:Dexter Tse(香港古事記

 

穿越山野,總會經過一兩條古老的鄉村,而村口也往往會有一座開放式的建構物,說是廟又太小,但裡面又插着香,放着供品。雖然外表不盡一樣,但幾乎每條村也會有類似的東西,到底是什麼呢?

原來這些都是鄉村社壇,是拜祭土地公用的。道教的世界裡,每個地方都會有守護神,像是守護城市的城隍(至少他的其中一個功能如此),而守護一般地方的,就是土地公。土地公在道教裡算是基層的神祇,要照顧的範圍比較小,所以村口社壇的土地公照顧一條村的福祉,但村內的老榕樹、橋頭、水井、圍牆(如果是圍村的話)都可能會有自己的土地神位,分工明確。村莊以外,凡人多匯聚之處,通常也會看到土地,像是廟宇(即使不是土地廟也經常會有土地神位)、墟市(像西貢舊墟內的大王社壇)。


泰亨文帝廟附近的榕樹頭土地公。


泰亨中心圍的門口土地神位。

土地公有很多不同的名字,廣府人和潮州人通常稱其為「福德公」,或「福德正神」;客家人則會叫「大伯公」。也有些廣府圍村的神壇也會寫「大王」,可以指「大王爺」(同樣是土地公的別稱),但也可以指社稷大王——等級比較高的土地神,掌管整個社會的福祉;在水上人聚居之處,例如大澳、青衣等,「大王」則是「大王公」,是水上人的守護神。


西貢東心淇附近的伯公。

土地神除了分工、名稱有很多變化之外,祭祀的社壇也有不同款式。隨時代、地域、規模不同,社壇的大小、建造物料也不一樣。但基本上,大多數村口社壇都是方方正正的馬蹄形神壇,通常以青磚或水泥建成,有些會鋪上雲石板、牆磚或瓷磚。神壇上不一定有土地公的神像,有時可能只是一塊寫着「某某村大王爺神位」的石碑,甚至只是一張貼了紅紙的石頭。如果不要社壇,有些村莊也會選擇為土地公建一座小神龕,為土地神遮風擋雨,也讓供品可以存放較久。

打鼓嶺鳳凰湖的典型土地社壇以及籌建社壇石碑。

原則上,土地公是鄉村的守護神,保佑村民風調雨順,代代平安,也化解村中的瘟疫和危險,但凡所轄土地上發生的大小事,都與土地公有關,大概就是神明界的區議員。不過,在舊時農村社會,土地就是財富的來源(現在或許也是),所以土地公在不少村民心中也漸漸添上了祈求財運的功能。很多土地公的神像,甚至還會手持元寶,被當作財神一樣拜祭。

貝澳鹹田灣的大王公神龕。

土地社壇在鄉村社會十分重要,所以和所有鄉村公共建設一樣,村民都會定期維修和翻新。運氣好的話,我們可以在社壇附近找到記錄村民集資興建或重修社壇的捐款石碑。這些碑文會記載捐獻者的姓名和金額,有些甚至來自已經移民海外的村民。除了為歷史學家提供資料外,這些石碑亦承載着不同世代村民對鄉村事務的向心力和認同,以至對土地公保佑村民身心康泰的期許。

 

【 訂閱《園徑眾生》電子通訊,以電郵取閱最新文章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