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月初我們和 WYNG 基會會共同發布《屋企後山研究計劃第一部分:探索城市邊緣》,就 11 條屋企後山小徑作個案研究,利用 TrailWatch 手機應用程式去記錄。
研究居民如何在這個公共空間進行康樂、社區及宗教活動,也為這些後山小徑的維護方法、長遠管理模式提出改善建議。屋企後山大多在綠化地帶上,既非市區公園,亦不屬於郊野公園,因此在休憩空間規劃和康樂發展政策下並非優先處理的範疇。然而研究以每條山徑估算距離其入口 15 分鐘步程內的居住人口,計算出 11 條小徑合共服務 150 萬居民,佔全港人口的 20% ,可說是一個重要的「都市綠肺」。
Parks and Trails 伙伴協作及傳訊總監鄺芯妍表示:「疫情期間市民培養出行山的習慣,但卻未必知道在家附近也可接觸大自然。如果更多人走去認識自己社區的屋企後山,或可減輕熱門郊野路線的負擔。」
研究指出屋企後山的整體可達度良好,但入口需設置更佳的標示和安全的行人設施,例如運輸署應檢視芙蓉山(近竹林禪院)、沈雲山及平山山徑入口的行人過路設施。此外,雖然鑽石山扎山道的車流量偏低,但現時行山人士只能與車輛共用狹窄的馬路,因此建議當局實施交通紓緩措施,或設置行人路以減少意外。而為增加居民對屋企後山的認識,研究小組建議改善小徑入口附近和鄰近港鐵站的指示。
另外,研究指出大部分山徑的座椅和遮蔭等設施千篇一律,未必能切合使用者的習慣,例如座椅通常被設置在山徑兩側、面向小徑,但真正使用者卻經常在平坦的空地上堆放自己的座椅。民政總署應與山徑使用者交流,以確保這些設施的設計能照顧使用者需要。
另一個主要發現是研究小組所探索的大多數小徑(金督馳馬徑為例外)都被民政總署以水泥或石塊鋪蓋,硬鋪面會持續影響地表逕流及導致水土流失問題,研究建議民政總署可邀請環保團體合作推行試點項目,進行小規模的山徑維護工作(以天然材料替代硬鋪面)。有關活動須獲地政總署授權,並應獲相關決策局支持。
研究亦記錄了居民搭建的各種違建物。在政府缺乏全面管理的情況下,屋企後山被改造成「公共空間」與鄰里共享,並由志願者共同維護。雖然這些活動有正面的社區效益,但在政府土地上建造構築物或動土均屬違法。有些建築物,例如雨棚,相對較為無害,但如臨時樓梯這類設施則可能會嚴重破壞環境。可是,地政總署一向疏於執法,而且是就市民投訴才跟進,而非根據客觀的環境破壞或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而採取行動,造成政府和山徑使用者(特別是退休人士)之間的對立局面。
WYNG基金會高級項目經理黎文燕表示:「屋企後山往往坐落在綠化地帶,被視為剩餘的土地,規劃目的並不明確,它隨時可能被撥作其他用途,因此沒有全面管理,缺乏遠見的其中一個嚴重後果就是忽視歷史建築的價值;摩星嶺的戰時遺跡,以及於 2021 年在窩仔山險被拆卸的前深水埗配水庫便是最佳例子。」
她建議在中期階段,政府應籌劃「認養山徑」管理制度,與社區團體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。政府可在現行機制下,例如以短期租約或政府撥地形式將部分土地批予非牟利組織管理,藉此規範違例的社區設施,並確保它們獲得適當的維護,遏止違建亂象。
就擁有重要遺跡的綠化地帶(如摩星嶺),她建議採取更積極的管理策略如遺產公園,一方面防止因疏忽及破壞造成進一步損害,另一方面提升其教育潛力。
長遠而言,政府可能需要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下另設一個機構,將環境保育、歷史遺產保育及康樂發展規劃方面的專業知識結合,以達致最佳效果。